商用中式厨房布局设计要点

2025-04-28 10:48
11

商用中式厨房的布局需要兼顾高效出餐、安全卫生、空间利用和符合中餐烹饪特点(如高温、多油烟、多工序)。以下是关键设计要点和常见布局模式:



一、核心功能分区


1.粗加工区


位置:靠近入口或货梯,方便食材进出。


功能:蔬菜清洗、宰杀、切配。


设备:水池、操作台、绞肉机、切菜机等。


卫生要求:需与熟食区分开,避免交叉污染。


2.烹饪区(热厨区)


核心区域:配置中式猛火灶(燃气或电磁)、炒锅、蒸柜、煲仔炉等。


排烟:需强效油烟净化系统(风量≥2000m³/h)和防火措施。


动线:靠近切配区和传菜口,减少搬运距离。


3.面点区


设备:和面机、压面机、蒸箱、煎炸炉等。


独立空间:避免面粉粉尘污染其他区域。


4.凉菜/熟食区


卫生要求:需独立隔间、紫外线消毒灯、恒温柜,符合食品安全标准。


设备:冷藏柜、无菌操作台。


洗碗/清洁区


位置:靠近餐厅出口,远离烹饪区。


设备:商用洗碗机、残渣台、消毒柜。


排水:地面坡度≥2%,防积水。


5.仓储区


干仓:米面粮油(防潮、货架离地15cm)。


冷库:分冷冻(-18℃)和冷藏(0-4℃)。


动线:靠近初加工区,减少搬运。


二、常见布局模式


1.直线型布局


适用:狭长空间或小型厨房。


特点:设备沿墙一字排列,流程简单但效率较低。


2.U型/L型布局


适用:中型厨房。


特点:分区明确,缩短厨师移动距离,需预留中央操作空间(≥1.2m)。


3.岛式布局


适用:大型厨房(如宴会厅)。


特点:中央设烹饪岛,周围分布其他功能区,适合多人协作。


4.分区并联布局


适用:多功能厨房(如同时处理炒菜、烧腊、点心)。


特点:各分区独立但相邻,通过传菜带连接。


三、设计注意事项


1.动线优化


按“进货→存储→加工→烹饪→出餐→回收”顺序布局,避免回流。


厨师移动路径≤3米为佳。


2.安全规范


燃气灶需独立通风,安装燃气泄漏报警器。


消防设备(灭火毯、喷淋系统)必须达标。


3.细节设计


地面:防滑、耐腐蚀地砖(如环氧树脂)。


照明:烹饪区≥200lux,切配区≥300lux(防阴影)。


插座:防水防溅,每设备独立回路。


4.合规性


符合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》和当地消防要求。


排水沟加装隔油池(需定期清理)。


四、设备选配建议


灶具:根据菜系选择(如川菜需多眼猛火灶,粤菜配蒸柜)。


冷藏:容积按每日食材量的1.5倍计算。


节能:可选电磁灶(热效率90%以上,但需电力负荷支持)。


合理的中式厨房布局能提升出餐速度30%以上,建议结合具体菜谱和日均客流量设计,必要时咨询专业厨房规划公司。